产业扶贫见成效 幸福果香溢四方
2020-05-26 08:56:4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杨栩荣 | 作者:邓 丽 尹 颖 廖向荣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052

近几年来,李子塘村结合本村实际采取委托帮扶和直接帮扶等举措,建立“贫困户+农业合作社+村集体”的利益连接机制,充分发挥贫困户的内生动力,借助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的东风,着力加大产业扶贫力度,走出了一条贫困户稳健增收、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的发展之路。

  直接帮扶动力大  脱贫增收见效快 

该村于2014年被确认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,当时的李子塘村凭着稻谷加稻草、红薯加红薯藤的传统耕作模式,农民年均收入不到2000元。

实施产业转型,是该村脱贫增收的唯一途径,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,还是要尽快让贫困户尝到甜头。

从2014年开始,该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,为贫困户购置果树苗,租用机械为贫困户翻地等,发动贫困户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目前已种植杨梅、三红柚、葡萄等面积达200余亩,其中葡萄和杨梅已开始投产,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50万元。

同时,该村利用离市区较近,土质较好的自然条件,一是引导贫困户种植蔬菜,采取对蔬菜种植的贫困户实施奖补,然后利用产业帮扶资金,帮助那些蔬菜种植意愿较强的农户搭建蔬菜大棚。近两年来,该村贫困户仅蔬菜种植这一项,年均增加收30万元以上。

  新型主体机制稳  长远发展有保障 


为确保贫困户能稳定增收,该村所有贫困户自发参与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。凡在银行有信用贷款资质的贫困户,利用金融扶贫优惠政策,将银行放贷的资金投入到合作社做为股金参与合作社分红,合作社利用贫困户入股的银行贷款及产业扶贫资金做为股金,与村集体合股建设精品水果产业基地。农业合作社的资金作为产业园的前期投入,村集体负责后期管理及基础设施改善。产业园正式投产时,根据双方投入额计算占股比例。同时,贫困户在产业园投产前的每年可提前按产业扶贫资金的5-10%,做为贫困户的预分红资金。

两年多来,农业合作社已利用金融扶贫贷款90万元,产业扶贫资金137.5万元,村集体投入260余万元,利用高山岭、玉山垅一带山地,合股新建了黄桃产业园310亩,黄金奈李产业园30亩,黄金贡柚产业园50亩,并在园内配建了进园水泥路、人行阶梯路、休闲凉亭、庭园灯以及管网灌溉、四周防护栏、工具房、仓库等配套设施。

通过精品水果基地建设,贫困户有52户176人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52万余元;83个贫困劳动力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务工增加收入近36万余元,利用金融贷款得到入股分红13.5万元;贫困户产业预分红21万元。 

  驻村帮扶措施实  技术指导勤到位 


该村为确保水果产业技术指导到位,销售渠道通畅。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急贫困户之所急,广泛利用各自的人脉资源,从品种筛选,栽种抚育,到产品销售全方位负责参于精心指导。

根据市场行情,结合土壤、气候等自然条件,利用高山岭山坡向阳的地形,选择从株州炎陵引进优质黄桃和黄金奈李。

为配合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发展,使该村一年四季都有精品水果采摘,根据黄金贡柚水果的出产季节和生长适应条件,选择玉山垅、长岭上一带土质较好,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土地,从安江农校引进优良品种。

为确保各水果树苗能正常生长发育,该村在驻村工作队的细心提示下,分别从炎陵、安江聘请技术人员,定期到基地实地指导修枝、施肥、防病治虫等有关技术。并选聘两名具有一定文化素质、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作为农业技术员。还定期从市农业科技单位聘请农技老师到村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,广泛传输农业种植技术。

今年七月间,正是该村黄桃成熟后的采摘期,预计产量可达10万斤左右。可这本应是让该村干部群众喜上眉头的事,但却又成了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因销售问题而头痛的事。第一书记曾多次为此事召开会议,探讨销售方法,提议采取申请商标注册、绿色食品认证、广告宣传,发放优惠券以及包装设计制做、联系批发商和利用电商平台等办法多方面拓展销售渠道。

该村现有的水果产业项目来势喜人,发展前景广阔。预计今年的水果产值可达50万元以上,以后三年还将持续成倍递增,到2024年盛产期,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。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,还为休闲农业集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
责编:杨栩荣

来源:北塔区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